乔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一位画家,多纳泰罗(Donatello , 1386 —1466)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一位雕塑大师。
在佛罗伦萨,我们将在很多地方与这位大师的作品相遇。
首先是在乔托设计的乔托钟楼,在这座钟楼的东面第二层的壁龛中有四位犹太先知的雕像,那就是多纳泰罗在1408年到1421年间的作品。人们说这些雕像的原型是多纳泰罗的朋友或与他同时代的人。
在圣弥尔顿教堂(museum of the Orsanmichele church,位于Via Calzaiuoli)的外墙装饰着各种雕像,其中的圣马可与圣乔治是多纳泰罗的作品,创作时间大约在1411-1413之间。如今圣马可的真品在教堂博物馆里面(仅周一开),外面壁龛中立着的是仿制品。

圣弥尔顿教堂(museum of the Orsanmichele church,位于Via Calzaiuoli)
这尊圣马可雕像既有传统的一面,又有多纳泰罗创新的一面。这里的圣马可垂着长须,皱着眉头,神情沉重,手里拿着福音书,身体倾侧,重心在右腿,左腿微微弯曲以保持身体的平衡,衣服的褶痕自然下垂,右手放在大腿旁边,显得没有着落。 有人说,多纳泰罗雕像中的手其实是一双工人的手,当这只手不拿工具时就会有这种无措感。米开朗琪罗曾经说过:这样一个好人,真教人看了不得不相信他所宣传的福音!
在乔托钟楼的东南方就是国立巴杰罗博物馆,这个馆里的二层有多纳泰罗的两件重要作品,一件是他29岁(1415年)时独立创作《圣乔治》,一件就是他在罗马旅行之后约1435年到1440年间创作的《大卫》
圣乔治原来也立在圣弥尔顿教堂的外墙,但这尊与圣马可的雕像已经不同,他的脸上已没有了那种郁郁寡欢,而是充满了自信心和自豪感。他挺拔地站着,左手执盾,右手垂在身旁,虽然还有那种无可安放的感觉,但手已形成拳头状,增加了有力的感觉。他的肩上挂着一件小小的外衣,左臂上有不少衣褶,使手腕形成许多阴暗的部分,如此穿插,使整个作品显得丰富而充实。这件作品被认为是最早的中央透视法(central perspective) 的代表作之一。《圣乔治》问世使多纳泰罗名盖佛罗伦萨。

多纳泰罗,《大卫》,青铜,高1.58米, (约1435年~1440年间)佛罗伦萨巴杰罗国立美术馆。《大卫》不仅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全裸的雕像,还是第一个没有支撑的复古圆雕刻作品。这座“赤裸的英雄”雕塑是在佛罗伦萨柏拉图主义的影响下,由老科西莫委托制造的,并放置在美第奇宫的庭院中。多个世纪以来,对这座雕塑有无数的诠释,但大多认为这是共和国自由的象征。
多纳泰罗的《大卫》是一定要看的,大卫是圣经《旧约全书》(撒母耳记上1.17)中的英雄,后来成为以色列王,并使国家得到了统一。以色列王扫罗在位时,菲利士人进攻以色列,其中有一个巨人勇士哥利亚无人能敌;大卫主动要求作战,并用智慧和勇气杀死了哥利亚。在这个圣经人物的雕像中,我们又仿佛看到了希腊的美少年,那么纤秀,那么典雅,又那么高贵。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民族像希腊人那样崇尚青春,崇尚美,在奥林匹克的运动场上,青春少年用裸体之美表达蕴含在身躯中的精神之美;在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中,斗志高扬的美少年以裸体舞庆祝希波战争的胜利;以后罗马的屋大维,总是用青春的形象展示于世人。多纳泰罗从罗马游历回来,对古代雕塑的精髓深谙于心,这尊《大卫》在许多细部反映出雕塑家对古典艺术的精湛了解。这尊雕像高165厘米,是目前为止人们所知的第一尊真人大小的裸体铜雕像,他戴着一顶饰有桂枝的帽子,穿着长靴,右手持着斩下巨人哥里亚头颅的宝剑,左手握着用以击毙对手的石头,脚下是戴着漂亮头盔的菲利士人的脑袋。整座雕像立在一个桂冠上,表达着胜利者的骄傲,与大卫脸上那泰然自若的微笑相呼应。这尊雕像原立于美第奇宫殿前的广场上。
在圣母百花大教堂附属美术馆还陈列着一尊多纳泰罗晚期的作品,那是1455年,多纳泰罗已69岁,他开始有意脱离古典雕像的理想美和华丽庄严,追求形式上的夸张和变形,丑陋和痛苦成为他后期创作的内涵。

多纳泰罗,《抹大拉的玛丽亚》(Magdalene Penitent ),约1430-1450年,彩绘贴金木雕,佛罗伦萨大教堂博物馆
多纳泰罗的父亲是个做羊毛刷的工匠,他14岁开始学习石刻,有着一双工匠的粗壮有力的手。我们知道,在古希腊,机械和手工都被看做是鄙贱之事,希腊的精英们更喜欢形而上学的美妙学问。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,画家与雕塑家才真正登上大雅之堂,被人们所推崇和尊敬。脑与手的结合是近代科学与艺术的开端,也是现代人的开端。
多纳泰罗终生未娶,又有80岁的高龄,一生孜孜不倦工作,其作品在佛罗伦萨还有很多。对于我们这些匆匆过客来说,错过的比看过的多,看不懂的比看懂的多,但我们还是会努力,哪怕看懂一点点。
编辑:孙德利